民族艺术有哪些?

世茂儿童 2023-03-18 08:13 编辑:admin 297阅读

“宋明理学”这个词最早见到,是在偶然买的一本书《三松堂自序》上。当时,很为中国有这样一位诉说者而欣慰。因在该书中频繁提到“新理学”一词,于是又搜罗到另一本书,叫《三松堂学术文集》。正因为这本书,才知道了所谓“理学”集大成者……朱熹。

至今,虽说一直没有系统读过朱熹的文字,但在偶读一点诸子或经典古籍之中,可以经常见到“朱批”“朱注”“朱释”的片言支语。

“中庸”为何物?

“中庸者”又为何等模样呢?

关于“中庸”或“中庸者”的古文原句之类解释,我个人已经数不清读过多少次了。此刻,再次面对如此一般性质疑,却依然不甚了然!

在学生时代,特别喜爱读习欧洲文史经典,从中略知关于德国的歌德其人,在他生前死后,都有过针对他个人品行的如此评说:“既是庸俗的小市民,又是一位伟大的诗人。”在国内,关于郭沫若先生,确乎也被人有着类似的看法。但作为后人,我们今天究竟如何认识和看待这样一种评说中所反映的问题实质呢?对此,确实不是用一两句话,就能讲明白和说透彻的话题。

依照生活常识,或者遵循公共道德,任何人都可以言之确凿,并极力提倡,甚至大肆鼓吹,像“言行一致”“名副其实”“实事求是”“求真务实”一类的普世哲理和德行真谛。而且像这样一种公共舆论性宣扬,其本质上应该没有任何错误,尤其站在大是大非的社会真相面前,更应该大义凛然、观点明确、立场分明……关于这一点社会公众一致性道德规范,亦应毋庸置疑。

在中国历史上,具体在唐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,曾有过一位世称“不到翁”的内阁大臣,其名字“冯道”。关于这个冯道,除了被当时和后人嗤之以鼻的官员品行以外,更多的是由于他自己在日常言谈话语之间,竟然不乏公开或私下流传的许多自娱、自嘲、戏虐的荒唐话。所以这个冯道,便成了其身后的中国文化社会中惯常被用来比喻“左右逢源、绥靖妥协”的典型代表了。

其实,如果说冯道在为人做事上根本没有原则性的话,那真是大错特错了。那么其类人物所恪守“原则”究竟又是何物呢?类似这样的疑问,不单是颇耐人寻味,而且也才是值得后人一再反思和深刻批判的玩意儿。

反观现实社会,凡名声地位雷同冯道者,即便不是不敢妄论,尚若公开议论之,大概也没多少人,真正找得到并能看得懂里面的真假虚实。然而,如若静观细瞧你我他加她的身旁周围,凡那一些在名声地位上,尽管难以比肩冯道,但在行为格调和举止做派(尤其处事原则性)上,却与冯道如出一辙者,真格的用比比皆是,一点也不为过啊!如此之景观,每每看在眼里,禁不住窃思和自疑:在我们四处高歌着文明与发展、理论与实践、理想与未来的一个泱泱大国和礼仪之邦,在时常看到、听到和想到的所谓传统美德、仁义道德、儒家理学,仪礼品味、人格尊严等等,与周边无法掩饰的事实真相之间,究竟孰是孰非、孰善孰恶、孰对孰错呢?

近代全球文明的高度,像“人人自以为是”已然成为最具个性化社会的时代显著特征了。因此,但凡文明发达的地界,也最常见到那些游荡各处的幼稚青少年们,时常因为没有“世故”负担,往往无所顾忌地大言不惭和直言不讳。像这种已经司空见惯的所谓文明时态和进步景象,或许可归入“童言无忌”的范畴吧。然而,在一个堪称文明社会里,如果无论男女老幼“人人皆言而无忌”,那么起码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学道统之中,即使是合了情,也绝对合不了“礼”的。所以,我们现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,从某些方面来看,就是要在“与时俱进”之中,努力去寻找和确定“国家、集体、个人”不仅均能感觉到合情合理,而且又符合传统和时代礼仪的一种道德风尚和一种文明趋势而已。